高虹镇石门村:灵山秀水 和美石门

市委副书记柴世民、副市长周玉祥调研石门村创建工作。
市委常委、纪检委书记沈国祥调研石门村创建工作。
副市长沈慧、市政协副主席楼沛明调研石门村创建工作。
全国古典摔跤冠军盛江就是我们石门人
山清水秀石门村
石门村汪家坞移民安置小区
石门村外墙彩绘 见习记者 程丹颖 摄
石门村老街面貌焕然一新
石门村灵山秀水欢迎您
石门村种植的名贵兰花

    有人用这样一首诗赞美石门的秀美风光:“锦北石门好风光,竹枝迎风茶飘香。进入山林采百宝,农民生活乐小康”。

    说起石门,这个坐落在高虹镇中心西北角的小山村,未必有很多人知道。它外在风光旖旎,奇石松竹、碧水清潭,所有景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内里民风淳朴,你谦我让、以礼相待,所有文化是小山村历久弥新的沉淀。它是临安市“清洁乡村"明星村、临安市“清洁乡村”示范村、临安市文明村,更是杭州市卫生村、杭州市文明村。今年,石门村申请创建杭州市“中心村”和临安市“富丽山村,绿色家园”精品村,短短一年时间,这座山坳里的小山村由内而外的散发出它迷人的魅力。

    村如其名 一山一水秀真情

    据临安县标记载称:“石门载青檀山路,右以岩石、左瞰深壑、旁有巨石对峙号‘小石门’”,石门村以此得名。

    石门村山林面积25122亩,是个纯山区村,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最有名的要数紫云山。海拔1000多米的紫云山上,有多处悬崖峭壁、奇石怪石,如仙人坐石、仙人洞、仙人坑、乌龙坑、龙头、龙潭等等,传说这些都是神仙活动的地方,还有仙人用过的擂鼓石、轿子石、尖刀石、石马、八仙顶、和尚石、尼姑石,这些石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都有记载流传至今。“茂林松竹隐石门,碧水清潭抱古树”,这样的幽美意境也只有在石门村才能真正体会到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石门村培育出不少优秀人才。全国古典摔跤冠军盛江,十佳好婆婆、杭州市平民英雄吴木娟都出生在这里。

    1983年出生的盛江是个地道的石门村人,他1995年入少体校学习,2000年被选入国家队训练。他是中国古典式摔跤的领军人物,在十运会上因伤退赛,抱憾出局;在北京奥运会上恶战数轮,遗憾败北;09年的全运会上,又不敌老对手,与金牌失之交臂;在2010年亚洲摔跤锦标赛中,他终于击败韩国对手禹承济,一举夺得古典式摔跤60公斤级冠军,实现他奋斗了16年的金牌梦,今年的伦敦奥运会,盛江亦坚忍不拔,不畏强手,在世界最高竞技水平的奥运会上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65岁吴木娟也是石门村人,她原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身为一名中共党员,她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无私奉献,为民办好事、实事。村里小孩多,她第一个想到办幼儿园,教育培养下一代,在幼儿园不但照顾好幼儿生活,还给他们理发、洗澡;村里办起了敬老院,需要招一名服务员,负责搞卫生,给老人们洗衣洗被,已经花甲之年的她为了照顾孤寡老人,自愿报名去敬老院做服务工作,一干就是六年。

    吴木娟同志助人为乐愿意为村民做好事,在村民中享有荣誉、有威信,她平易近人,诚以待人,不管多辛苦她总是笑嘻嘻、乐呼呼。对待子女、媳妇相敬如宾,对待任何人都乐于帮助,小辈称她是好婆婆,老人们称她是好媳妇。近年来多次被县、市上级评为先进,曾获得三八红旗手、孺子牛、十佳好婆婆、2012年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平民英雄称号,出席过省、市、县等妇代会、劳模会。

    石门村的党支部书记边志荣说,为了弘扬主流价值,传承村庄文化,凝聚干群关系,大力发扬像盛江、吴木娟同志这样的精神,今年,村里还投资80万余元进行文化礼堂的改造,以前的旧礼堂现在以“两堂五廊”的形式重新展现在大家面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精品村”创建的更加深入,文化礼堂会真正成为石门村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推陈出新 一心一意谋发展

    噼噼啪啪,爆竹声,声声入耳。原来是石门村移民农户刚好搬新居。“以前住在高山上,交通什么的都很不方便,买点菜都要走很远的路,如今住进了这么漂亮的新宅,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村民汪某笑着告诉记者。

    自从创建杭州市中心村以来,石门村加快推进村庄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完成了省级重点整治村建设,村庄环境优美,河道鱼儿欢跳,道路宽敞。但该村花岭、金家坞两个自然村的44户农户145人仍居住在高山上,离村庄有2公里路程,交通不畅,信息闭塞,村民生产、生活十分不便。2009年,石门村积极向上争取,获得了移民下山工程项目。通过前期的选址、征地、设计、招标等,目前移民下山安居房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该移民住房总投资12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实行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建造,同时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小花园等设施。目前,33户高山农户,127人已经入住了新房,剩下的农户也在陆续搬迁中。

    看着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对于15年来一直担任村支书边志荣来说,深有感触。这些年来,他见证了石门村的过去,见证了石门村撤并的变迁,也见证了石门村在新农村建设上的每一次努力。

    石门村深山环绕,中苕溪源头穿村而过,处在水涛庄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这样的地理位置无法使石门发展工业经济,是一个集体经济薄弱的小村。传统的毛竹、笋干产业日渐退化,但大自然馈赠的优美环境和特殊地理位置为石门的发展找到了机遇。这几年,村里承包了300亩土地,种起了“七叶一支花”这种珍贵的中药药材。据医术记载,七叶一支花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叶多为7片轮生于茎项,而花单生于轮生叶片之上而得名。别名蚤休、重楼、金盘托荔枝、草河车、七叶莲、双台、独叶一枝花,可做药材。七叶一枝花以根茎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民间多用于治疗无名肿毒和毒蛇咬伤,以及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咽喉肿痛、乳腺炎、跌打损伤等。也有人用于癌肿,常与石见穿、半枝莲、夏枯草等药配伍应用。由于疗效佳,民间流传有“七叶一枝花,无名肿毒一把抓”等谚语。

    “我们不仅有这300亩的药材基地,还在平均海拔800米的高山上种起了反季节的高山花卉,蝴蝶兰、大花蕙兰、一品红等多个品种的名贵兰花争相怒放。”村委主任程文忠告诉记者,社会在优胜劣汰中进步,想要发展,就必须推陈出新。传统产业已无法支撑石门村未来的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才能真正让石门村越走越远。把石门村打造成临安乃至全省的名贵药材基地和反季节高山花卉基地,他很有信心。

    正是坚持“灵山秀水和美石门”的理念,石门村大力打造“清洁乡村”工程,大力建设宜居环境,大力发展农家乐,现在,石门村已有10多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来自合肥、大连的外地客人慕名而来,寻找大山深处的清凉和秀美。

    美丽小村 一步一行皆是景

    漫步在石门村,就像处在一副泼墨山水画中,古街、墙绘、青石板路;远山、近水,亭台楼榭,各式美景,尽收眼底。

    这样的美景得益于杭州市中心村和临安市“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精品村建设。近年来,石门村两委会立足本村独特的地理优势,把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优化居住环境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全面开展“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精品村建设。

    “为了完善村庄基础设施,使之与生态村建设相配套,自创建临安市“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精品村以来,村里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办了惠民的十件实事。一是投资了200万余元对宣王桥至木粉厂2公里的公路及宣王桥至汪家坞0.9公里的公路进行拓宽及浇筑,二是投资35万余元对石门村的老街进行石板路改造,三是投资42万余元改造了两只长廊一只木制车亭,四是投资50万余元实施了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五是投资15万余元对3500平方米的外墙进行一体立面墙粉刷,六是投资100万余元进行了1.6公里的重点堤防工程及河道整治,七是投资30万余元对全村主干道村庄内安装路灯,八是投资70万余元对村庄景观带的整治及绿化工程,九是投资10万余元改造了有特色的文化遗产——水磨,十是投资85万余元进行了污水纳管集中处理工程。边书记告诉记者,正是靠着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这些村庄整治工程才得以顺利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这里村风和谐,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生态优良,通过这几年新农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石门村的环境已经成为了村民们的骄傲,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石门正呼之欲出。

    在汪家坞游乐场的生友亭上有这么一副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从这幅对联里我们读出了石门的生活品质,更读出了石门村美好的明天。 文字/见习记者 程丹颖 图片/除署名外由石门村提供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   信息发布:黄晓强   添加日期:2012-12-26   
 

 

 
杭州市临安区高虹镇官方网站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
浙新办[2004]42号 浙ICP备0500213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